参观纪念馆作文(通用32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纪念馆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1还记得去年清明节那天,我们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通过实验东路,我们来到了千秋广场。一进广场,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他们有的背着腰,弓着背,随时可以给敌人来个沉重打击;有的爬上城楼,浮雕左右还有着革命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庄重,有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我从他们那嘴角露出的一丝微笑,仿佛是在为看到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兴畏吧!
我们通过西边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的院子里,那儿花草树木长得十分茂盛,苍松翠柏格外的绿,他们象征着烈士们与天地共存的正气。纪念馆顶上有着一个红五星。面对正门,有一个大屏风,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反面写的是什么呢?
走进纪念馆,我们先来到了西厅,里面有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墙,这仿佛象征着烈士们一尘不染的高贵品质。柜台里有他们的事迹简介。
走进正厅,我才知道,后面写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墙上有这遗像和照片,但会大部分是遗像,少部分是照片,还有些是人们根据映像画出来的。
走进东厅,我看见了烈士们的遗物,粗糙的工具与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衣,我看到这,好像可以看到革命烈士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战斗、吃饭。
走出烈士纪念馆,我想:革命烈士们为我们将来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2盼望已久的国庆节终于来到了。趁此良机,我们全家决定游朱德纪念馆。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朱德纪念馆。
步入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用汉白玉雕琢的朱爷爷塑像,他正在向我们招手微笑。好像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的到来!”我和妹妹恭敬的给朱爷爷献上了一枝花,并深深地鞠了一躬。
走进纪念馆,我看到了朱爷爷抗日战争时期穿过的衣服、裤子、草鞋,上面打满了补丁。还看到了朱爷爷用过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它们都是破破烂烂的。看到这些,我情不自禁的就想到了朱爷爷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用硅胶塑成的朱爷爷和周总理谈话的场景,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严肃,眉头紧锁着。我想他们是在商讨怎样抗日,怎样才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吧?
走出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朱爷爷的诞生地——琳琅井,还有他养父母和生父母的故居……
日落西山,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一路上,我默默的在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呀!它是无数像朱爷爷一样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家乡争光,为祖国争光!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3这次秋游,我们随着幽静的山路,沿着叮咚作响的小溪来到虎跑梦泉。还参观了李叔同纪念馆。
刚跨进李叔同纪念馆的大门,就能看到一幅幅字迹工整的书法作品,一张张淋漓尽致的图画和李叔同爷爷的介绍。通过讲解员阿姨的讲解,我知道李叔同爷爷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和学者。李叔同爷爷还是第一个在美术课上用人体模特进行教学,第一个制作广告,也是第一个办起戏院的人,他的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真是太了不起了!
李叔同爷爷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为弘一。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福建泉州。李叔同爷爷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他在临终前还写下了四个大字“悲喜交集”,这四个大字让我体会到了做人的真正意义——悲痛,欢乐会交织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送别》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流传百世,这体现出李叔同爷爷对文艺的热爱,在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在我耳边回荡,这首令人回味的歌曲和弘一大师的一生,将久久的留在我的心中。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4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讲平津战役的故事,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是载入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册的经典战例,而作为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我知道战争是可怕的,会牺牲好多人,我想了解更多并且想要深深记住它的不平凡。
这一天,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我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尊重之心,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
走进大厅,我一眼就看见了毛泽东主席的雕像,爸爸讲这是《走向胜利》五位领袖的铸铜雕像。毛泽东主席身边有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他们目光坚定,仿佛早就知道战争的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这个时刻只有敬队礼才能表达我的敬仰之情,我情不自禁地让妈妈为我留住此时此刻的光荣。
我和爸爸妈妈继续参观,在一间充满红色气息的展厅里,发现好多展牌上的照片都是我很熟悉的建筑物,有天津美术学院,有中山公园,有望海楼教堂,还有屹立在海河三岔河口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其中,最神秘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觉悟社”,觉悟社旧址就在我学校附近,原来我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先辈们流血、流汗和奋战过的地方。
正要准备结束这一天的参观时,我发现自己竟然与同来参观纪念馆的解放军叔叔阿姨们偶遇了,我崇拜军人,是他们在和平年代给了我们最大的安全感,我向往长大后可以成为他们,我抚摸着自己胸前鲜艳的红领巾,紧张地说不出话来,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激动,主动走上前去和解放军叔叔打招呼,而且不时地望向我,好像在说着什么。原来爸爸早看出了我的小心思,邀请叔叔与我合影留念。
“红色之旅”结束了,我会铭记历史,展望未来。革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和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这些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5今天,我怀着(悲愤)的心情,来到了受降纪念馆。
来到受降纪念馆时,我们先去了千人坑,在那里有在受降大屠杀中死去的人,我们在那(观望)了一会,便通过地道来到了受降纪念馆。
刚走出地道,就能看见一口大钟悬挂在天井上,墙上写着四个大字:警钟长鸣。走过这口钟,就来到了展馆的入口,进入展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展台,里面陈列着需多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有八路军的头盔,八路军的枪和缴获的日军装备,还有那时的货币和杂物,子弹,还有许多当时的报纸。
走完这个展厅,就来到了场景馆,那里有日军向街道中播撒病毒的场景,向火车站投放炸弹的情景,有八路军和日军交锋的场景等 ……此处隐藏12344个字……法”、“射水法”造了宏伟的钱塘江大桥。真是太了不起了!
不过在建造钱江大桥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开始侵略我国了。为了阻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脚步,茅以升爷爷看着自己花了那么多心血的刚建成通车的钱塘江大桥随着一声巨响,被炸毁了!这座总长1453米、历经925个日日夜夜、耗资160万美元的钱塘江大桥,最终在通车的第89天瘫痪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茅以升爷爷凝视着由他一手炸毁的大桥残影,看着江北岸愈来愈亮的火光,他满腔悲愤地在书桌前写下8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我想当时茅以升爷爷的心里一定难受极了,也一定下了决心要把这座桥重新修建起来!
最终,茅以升爷爷的愿望在1953年得以实现了!现在70多年过去了,钱塘江大桥还稳稳地横跨在钱塘江上,为她经过了战火和鲜血的洗礼。
“茅以升爷爷是多么的伟大呀!”参观完纪念馆,我不禁开始佩服起这位有志气、有勇气,热爱祖国的茅以升爷爷来了!
星期天,我还让爸爸妈妈带我亲眼去看看这座茅以升爷爷亲自设计的钱塘江大桥。它真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钱塘江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是壮观!
现在,我读四年级了,我也想成为我们学校茅以升展览馆的讲解员,为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讲讲这位伟大的桥梁专家!让他们也为自己能成为以茅以升爷爷名字命名的学校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29这个暑假和爸妈一起参观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
刚到景区门口就能看见邓小平爷爷题名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大字石碑,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那么挺拔。进入景区,离得较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被绿色草坪和红白相间的荷花铺垫着,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听景区浏览车的师傅说,那就是主馆。进入主馆就能看见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主馆里有丰富而详实的图片,记载着从1912年在沈阳上学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的全过程,来表达周恩来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
出了主馆便是周总理铜像广场,铜像高为7.8米,趁导游讲解使我了解这高度寓意着伟人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的基座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示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我和妈妈忍不住上前照了一张。
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庭院门口,水塘里金鱼自由欢快的畅游着,那就是仿西花厅。正面是总理的前客厅,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椅子,当年是来会见外宾和处理重要国事的场所,再往右侧走是周总理办公室和后客厅,后客厅是国内客人及亲朋好友、审看影片、阅览报刊的地方,通过小道来到总理的卧室,一张简简单单的木板床、一把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灯和几本书就构成了总理的房间。
直到纪念馆闭馆,我们一家才缓缓的走出,看着夕阳西下,我一直默默地念着周总理的这句格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30我们天长小学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每个月去一次名人故居和博物馆,为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家乡——杭州,以后为建设杭州出一份力。
当楼校长宣布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启动时,我们一个个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第一次活动的行程。
我们先来到离学校最近的名人故居,也就是马寅初的故居。
马寅初的故居很大,蛮气派!他在世上活了101岁,对人的生命而言,这可是个大数字。
来到一楼,我们看见了他的一个个荣誉证书,我知道他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可不是吗?!在二楼,我看到了马爷爷曾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还获得北京大学唯一一位名誉校长称号。
我在二楼还看到了他以前的家具,那台老式台灯,看起来完好无损。在他活的101年里,在腿脚不好的情况下,还坚持锻炼:每天他身上都会带50粒豆子,每走一圈就从左口袋中拿出一粒豆子,把它放到右口袋里,就这样每天咬牙坚持走下50圈,这不禁让我肃然起敬,也许这就是他能活到101岁的秘密吧。
在这儿,还有琳琅满目的他的自传,我还不停的用笔记下书名,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一本叫《新人口学》的书。
在抗战时期,他得罪了蒋介石,但他还依然不畏困境,威武不屈,奋力抵抗,成为一名众人皆知的民主战士。
这一次活动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一代宗师——马寅初,给我留下了一次美好的记忆。我也希望第二课堂活动越办越好,让我们更多地探索身边的事物,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将来更好地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31去年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鲁迅的故乡——绍兴,参观鲁迅纪念馆。
旅游车在鲁迅纪念馆对面停下了,我们一家也随其他游人的涌流,挤进了纪念馆的陈列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翠柏环绕的一座高大的鲁迅塑像,神态端庄,令人肃然起敬。陈列厅展出了许多有关鲁迅生平事迹的各种照片、珍贵的手迹和实物、书刊及鲁迅的著作等。
正当我看得入神时,爸爸妈妈拉了我一把,原来,导游和其他游人们都去参观三味书屋了,我也连忙高兴地跟了上去。
书屋正中悬挂着题有“三味书屋”四个大字的匾额和松鹿图。书房中间的方桌、木椅,塾师授业和客人歇坐之处。窗前壁下有一张学生自备的桌椅。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上面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是鲁迅当年因为多做了点家务,上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后刻下的,以此来勉励自己勤奋学习。
看着这个“早”字,我眼前浮现出鲁迅少年时代学习的情景:每天清晨,人们还未起床,三味书屋就亮出了灯光。鲁迅在屋里便开始捧书本自学了。
走近一个橱窗,只见里面摆着五颜六色的贝壳和漂亮的羽毛。好像是鲁迅少年时的农村朋友送给他的。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少年润土”,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图画:在无边无际碧绿的西瓜地上,有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头戴一顶小毡帽,脖子上带着银项圈。他手拿一把钢叉,正向一只猹刺去……
这次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立志救国的报复、勤奋好学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参观纪念馆作文 篇32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人来到楚州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离得很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肃穆。爷爷告诉我,那是主馆。进入主馆,我们看见了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凝视远方。听讲解员阿姨说,这个雕像有7。8米高,象征着周爷爷走过的78个光辉岁月。
出了主馆向北,就是附馆。附馆里陈列着许多周恩来生平用过的物品。墙上展示着周总理不同时期的照片,仿佛在像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这儿,我知道了周总理一生生活简朴,为国家为人民日夜操劳,一生奔波忙碌,
接着,我们到了西花厅前。周总理的铜像显得格外醒目,我们在那儿照了许多照片。
最后,我们又来到周恩来总理工作生活的地方——西花厅,逐一参观周总理曾用过的物品。
参观结束了,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我告诉大家一句话,千千万万要铭记,这就是周总理的那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文档为doc格式